管理学六大流派.1
科学管理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行为科学平行发展起来的 1939年
管理学贡献
创造了以科学调查研究指导管理活动的管理理论,开辟了不依赖传统的经验和直观的判断而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管理的新纪元。
主要观点
数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出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投人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决策理论学派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运筹学家,统计学家,计算机学家和行为科学家都力图在管理领域寻找一套科学的决策方式,以便对复杂的多方案问题进行明确合理的选择。随着这方面的研究,决策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代表人物
詹姆斯·马奇
《决策是如何产生的》,《组织》,《公司行为理论》
赫伯特·西蒙
《管理行为》、《公共管理》、《人的模型》、《组织》、《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
主要观点
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
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
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学贡献
管理行为分析
首次强调了管理行为执行前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决策理论之前的管理理论,管理学家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管理行为的本身的研究中,而忽略管理行为的分析,西蒙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对管理的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中。正如西蒙所指出的那样: 但是,所有这类讨论,却都没有充分注意任何行动开始之前的抉择——关于要干什么事情的决定,而不是决定的执行…… 任何实践活动,无不包含着“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然而,管理理论既要研究后者也要研究前者这一点,却还没有得到普遍承认。
新的管理职能
从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说,决策理论提出了一条新的管理职能。针对管理过程理论的管理职能,西蒙提出决策是管理的职能,决策贯穿于组织活动全部过程,进而提出了“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的命题,而传统的管理学派是把决策职能纳入到计划职能当中的。由于决策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组织,而且适用于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因此,“决策是管理的职能”已得管理学家普遍的承认。
人类行为学派
十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世界经济陷入了空前的大危机,古典管理理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却激起了工人、特别是工会的反抗
主要观点
将人的管理提升到所有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地位
管理学贡献
管理方法转变,强调满足人的需要和尊重人的个性,以及采用激励和诱导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以把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管理对象重心转变,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
经验学派或“案例”主义学派
主要观点
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
管理学贡献
批评了传统管理学派不假思索地采取偏重于狭窄的归纳法的实证主义,从管理学者自己作为行动主义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立场,在复杂的动态关系中不断形成和再造管理的未来。其次充分肯定了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把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一起列为了管理的目标
代表人物
艾尔福雷德·斯隆
欧内斯特·戴尔
《伟大的组织者》、《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系统学派
1938年正处于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初期,暴露出了某些单纯以人际关系学说为理论指导而不能解释的管理问题
主要观点
构成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信息交流、协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
管理学贡献
在管理学中首次分析了组织的组成要素,把有组织的企业看成是一个受文化环境的压力和冲突支配的社会有机体
管理过程学派
经济危机 工业革命 传统管理职能无法满足要求
代表人物
亨利·法约尔
亚历山大·丘奇
拉尔夫·戴维斯
《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
哈罗德·孔茨
《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的丛林》、《走向统一的管理学》、《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企业的政府控制》、《经营的实践入门》
管理学贡献
管理过程学派是最为系统的学派。管理过程学派首先从确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入手,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结构